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传输不掉速的奥睿科金属C口优盘:电脑手机互扩

来源:计算机工程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9-03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奥睿科的这款优盘提供了不同接口规格可供选择,我选择的是Type-C口的设计,主要原因是我的笔记本三个USB口有两个口都是C口,而且也考虑到平常经常会连手机穿资料,所以C口在未来

奥睿科的这款优盘提供了不同接口规格可供选择,我选择的是Type-C口的设计,主要原因是我的笔记本三个USB口有两个口都是C口,而且也考虑到平常经常会连手机穿资料,所以C口在未来也会越来越普及。

?? 外壳颜色是银色,机身材质目测是铝合金,沉甸甸的很有分量,很喜欢这种手感。而且机身强度很高,不用担心被磕碰压坏,相当的结实。

此外,现在的手机几乎都是清一色的Type-C口了,而且大多都支持OTG,把优盘插入手机后能自动识别出盘符,直接挂着优盘在线读取里面的高清电影,播放十分流畅,所以拖动进度条也能极速加载,体验还是相当满意的。这下我的手机又可以继续扩容了!

它的外观很有个性,硬朗的全金属机身造型,在千篇一律的超薄塑料外壳的优盘市场里,这款优盘很吸引人。类似于金属登机箱的造型,底部还有挂绳孔,耐摔耐磨,而且金属导热快,利于散热。

此外,我的笔记本接口是USB3.2Gen2,可完美向下兼容奥睿科这款USB3.2Gen1的优盘,实测连续读写速度分别是382.73MB/s和264.33MB/s,速度十分稳定,对于大容量的视频图片等资源的传输备份会相当省时。

关键是C口比USB-A口插拔起来要方便带多,相信大家有过这种经历,因为电脑在桌子底下,经常需要抹黑着找USB口插优盘,有时候USB口没对准,怎么也插不进去,干着急!C口就没有这种烦恼了,非常好插,无需正反面,很提升效率。

?

?? 我最近刚入手了这款奥睿科快闪U盘UFSD-I,就是看中了它的个性化颜值和传输高速不掉速的特点,虽然不容动辄一个TB的移动硬盘容量大,但是它小巧、便携,还能直连手机,而且容价比也不错,基本上一个G一块钱的样子,还是蛮不错的!

还有一点,现在的笔记本电脑都在大力普及USB-C口,甚至很多轻薄本都取消了USB-A口了,而我的笔记本两个C,只有一个A口,A口平常需要接鼠标,所以选择了C口的优盘也是情理之中了。

?? 实测拷贝30个G容量的高清视频,1分半多一点搞定,而且全程能长时间保持高速稳定不掉速,这点十分难得。不掉速的好处很重要,能大大提高效率,比如有的玩家用优盘当游戏数据盘,全程高速能保证游戏过程不频繁加载、卡顿。

作者:listter

智能手机的互联网的深度普及,用户积累了越来越多的重要数据,比如家长的手机里几乎全都是孩子的珍贵的视频和图片;高清和游戏达人的电脑里全都是海量的电影和游戏资源;还有对于专业工程师来说,可能电脑里动辄几个G的大容量设计稿、工程文件都需要经常备份、转移……所以选择一款合适的高速优盘就显得很重要了。

再来说说它的优盘帽,一开始还有点担心这个帽容易松动丢失,不过实际上还是挺紧的,拔下来需要稍微用些力,但不是很困难。

我的这款奥睿科快闪U盘规格是256G容量、USB3.2Gen1、Type-C接口设计,基本能满足日常我对于备份手机资料、电脑的高清电影下载后导入手机里看、以及电脑和手机直接插C口用,不用转接头,方便极了。

总结来看,奥睿科这款金属快闪优盘综合体验还是挺不错的,速度快,稳定不掉速,而且USB-C口还能给手机备份数据,容价比也不错,属于值得入手的优盘了。


文章来源:《计算机工程》 网址: http://www.jsjgcqk.cn/zonghexinwen/2022/0903/902.html



上一篇:工程师玩家打造迷你乐高版计算机 精致小巧可玩
下一篇:澜起科技发布业界首款 DDR5 第一子代时钟驱动器

计算机工程投稿 | 计算机工程编辑部| 计算机工程版面费 | 计算机工程论文发表 | 计算机工程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计算机工程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